6月25日,记者获悉,为加快推动成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,日前市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《成都市加快提升低空飞行能力培育低空经济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围绕基础设施、服务监管、应用场景、产业支撑等四方面出台14条政策措施,加快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。
图据成都日报。
今年以来,低空经济热度不减,成都发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,按照“快起步、飞得起、管得住、发展好”总体思路,坚持“空域端”“产业端”“应用端”同向发力,打造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引擎。在基础设施方面,成都将支持低空起降和低空信息两大类设施建设。其中,支持社会投资新建、改扩建提供公共服务的通用机场,每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。支持布局建设直升机、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(eVTOL)、中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起降场,每个起降场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50万元。
服务监管是低空经济飞起来的关键。为此,成都将支持新建市级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平台,增强低空飞行的一体化指挥、信息监管、安全保障、风险防范等能力,最高补助不超过1000万元。支持开发低空保险服务产品,逐步建立低空保险快速理赔服务绿色通道,探索开展低空“商业险”“责任险”等试点。
今年”五一“假期,市民游客在成都体验低空飞行。图据红星新闻
目前,成都正在探索低空航空器的多样化应用场景,助推低空经济从“飞起来”到“用起来”。措施提出,鼓励开展低空载人商业化运营,积极推动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,大力发展低空政务场景应用,支持区(市)县培育引领性低空应用场景。措施中明确,支持低空飞行运营企业积极申请开通载人航线,对乘客按航线距离给予票价补贴。
低空经济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在产业支撑方面,措施从打造低空制造全产业链、产品开拓市场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及转化、产业公共平台建设、适航取证、首台套低空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,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举措。值得一提的是,政策明确,对获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(TC)、标准适航证(AC)、生产许可证(PC)的企业,按照eVTOL航空器1500万元,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500万元,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300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奖补,每户企业每年不超过3000万元。
低空经济生态场景动态展示。图据红星新闻
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还支持企业在低空整机装备、关键载荷等领域开拓市场。支持企业牵头,围绕低空飞行器动力电池、低空智能航电与飞控、任务载荷、自主飞行导航、城市低空气象智能预报、无人机反制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,对符合要求的技术创新研发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。支持低空经济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在蓉转化应用和推广示范,对符合要求的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。
鼓励企业、高校和科研院所聚焦飞行服务、运营保障、检验检测、适航审定、风洞实验等领域,建设中试平台与产业创新中心、技术创新中心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。支持链主企业、研发机构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制任务。对新获批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,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奖补。
目前,成都已形成“研发+制造+运营+服务”的低空经济完整产业体系,聚集低空经济企业超500家,低空飞行器产品实现了从10千克到吨位级的全覆盖。
这些措施明确多项对低空经济的“真金白银”支持,通过实施系列补助补贴,加快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。例如,以低空载人为例,政策从基础设施、载人航线、适航取证等全方面给予政策奖补,支持场景落地。业内人士表示,在相关政策支持下,市民实现“打飞的”的梦想或将不再遥远。
来源:锦观新闻、川观新闻
编辑:张胤、侯涛
股票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